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背后:前三季度业绩降超七成,新能源热下产品存被替代风险

2022-11-28 00:02:29 1086

摘要:每经记者:朱万平 每经编辑:梁枭时隔一年多,科创板出现第二只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今日(10月22日),被称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的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688737,SH)正式登陆科创板。令外界颇感意外的是,上市...

每经记者:朱万平 每经编辑:梁枭

时隔一年多,科创板出现第二只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今日(10月22日),被称为“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的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688737,SH)正式登陆科创板。令外界颇感意外的是,上市首日中自科技股价不仅没有大涨,反而出现破发。截至收盘,中自科技下跌6.87%,报66.03元/股。这意味着中一签中自科技,将亏损超过2200元。

中自科技破发背后,公司刚上市就遭遇业绩变脸的“窘境”。今年上半年,中自科技的归母净利润下滑逾八成,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将下滑70.40%~75.33%。

业绩变脸之外,中自科技还面临技术变革的风险。目前,中自科技主要产品用于传统燃油车的尾气处理领域。如今,不排放尾气的锂电新能源车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几何?

上市首日破发,投行人士:打新亦有风险

10月22日,中自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价为70.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7.94倍。,相比之下,中自科技所处的行业市盈率达到49.68倍,这一发行市盈率并不高。从估值角度而言,中自科技未来具备一定的上涨潜力。

而从认购角度来看,中自科技也颇受追捧。此次中自科技在科创板上市,采取战略配售、网下询价和上网定价方式。其中,公司网上发行超额认购倍数超过3800倍,网上中签率不到0.03%;而网下初步询价对应的超额认购倍数超过4000倍,网下申购获配比例也仅0.03%。

中签率不到万分之三,估值也留有较大的余地。不过,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的表现却让外界颇感意外。今日开盘后,中自科技股价跳水,盘中股价最低为58.88元/股,一度跌近17%。收盘时,公司股价报收66.03元/股,较发行价下跌6.87%,公司总市值56.81亿元,换手率高达55.30%。

“中自科技上市首日破发,挺好的事。这提醒外界,不要觉得打新就是无风险收益的彩票,也是有风险的,看好了再买。”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出现破发是正常的,无风险打新才是不正常的。

长期以来,A股打新近乎被视同于“无风险收益”,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极少,科创板也只有建龙微纳(688357,SH)曾在上市首日破发。中自科技则是第二只上市首日破发的科创板股票。

“市场自己会调节,之前一直赚钱,预期高点报价也还能赚,就报价乐观了;破发出现了,报价就会谨慎了,新的IPO公司就会压一下发行价;不太可能持续破发,也不会一直高收益。”王骥跃还对记者表示。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或下降超七成

虽然此次IPO,中自科技的发行市盈率定为27.94倍,但根据招股书显示,该市盈率是以2020年的财报为基准得出的,而去年恰好是中自科技近5年来的业绩高点。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6年~2020年,中自科技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9.43万元、392.72万元、﹣5930.97万元、8655.37万元和2.18亿元。由此可见,中自科技的IPO定价基本是卖在了公司近年业绩最好的时候。

进入2021年,公司业绩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中自科技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54.61%,归母净利润2871.31万元,同比下滑81.76%。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收为8.6亿元~9.5亿元,同比下降53%~57.48%,归母净利润为4500万元~5400万元,同比下降70.40%~75.33%。

“若按照中自科技最新的业绩计算,公司IPO的定价实际上是高估的。或者按照PEG指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来估值,肯定也高估的。”一位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对于业绩下滑,中自科技解释称:“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致。”简单归纳,就是下游天然气车的销售不佳所致。

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主要国产厂商,公司还被称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不过,应用于天然气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才是中自科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去年天然气车领域的产品贡献了公司收入的85%以上,而所谓的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业务仍在探索阶段。

除了面临中自科技口中所言“短期不利因素”外,从长远来看,如今锂电新能源车越来越成为主流。而锂电新能源车并不排放尾气,自然而然,中自科技的产品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公司面临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从长远来看,确实有这种风险,但汽车要100%切换到电动汽车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据了解,该机构在IPO前入股中自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