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价格翻了480倍,我见证了野生数字藏品平台的起飞

时间:2022-08-30 08:55:40 | 浏览:579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谭丽平编辑|姚赟头图来源|视觉中国“来了”。8月3日下午5点18分,管理员美美在群内扔了一个网址链接配上两个字“来了”,沉寂了数小时的群,立马沸腾,对话页面内满屏的“起飞”。扔在群里的网址是一个名叫“三瓜数

|《中国企业家》记者 谭丽平

编辑|姚赟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来了”。

“起飞”。

8月3日下午5点18分,管理员美美在群内扔了一个网址链接配上两个字“来了”,沉寂了数小时的群,立马沸腾,对话页面内满屏的“起飞”。

扔在群里的网址是一个名叫“三瓜数藏”的数字藏品平台。几个小时前,该链接涉及的相关产品首发预告一经发酵,不少人便循着推广二维码,进入了这个“三瓜两枣”群——大家都想成为这个“新台子”的“天使投资人”。

拉人、抢首发、推高价,“新台子”开始起飞了。

8月4日,上线第二天,该平台发布了1842份首款数字藏品“三瓜两枣”;8月7日,也就是三天后,这款产品的最高寄售标价已高达8888元,较其首发价格18.42元,翻了约480倍。不过,寄售价由卖家自定,“纸面财富”能否兑现,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接盘。群里有人艾特管理员,“赶快赋能,让鸡生蛋,把价格炒起来。”

2021年,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概念大火,今年,由其本地化衍生的数字藏品行业在国内迎来爆发期。据01区块链、Forechain不完全统计,2019年至2022年7月15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达998家。在已知具体上线日期的数字藏品平台中,2022年仅上半年新增数字藏品平台达639家,占比近90%,其中4月单月新增数字藏品平台更是达199家。

原本,通过区块链可溯源、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技术手段,数字藏品使得数字文化产品、版权作品的价值得以锚定,成为活化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下,数字藏品平台却先成了炒作者们的“生财天堂”。

一些平台通过寄售等形式开通二级市场,几块钱的作品在一次次转卖中价格被不断推高至几万元。而当价格门槛阻挡了新“韭菜”的步伐,抢“新台子”的首发产品,“等待”其升值,就成了玩家最期待的一件事情。这其中,多少有赌的成分,平台卷钱跑路的消息并不少见。

“数字藏品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是商品市场行为,而国家政策鼓励的‘文化数字化’,必然包含文化数字化商品;数字藏品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是金融市场行为,目前国家没有对社会开放。”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朱幼平对《中国企业家》指出,NFT与数字藏品并不能画等号,国外的NFT是商品连着金融一起做,国内则局限于商品市场,金融属性目前并未放开。

这些中小平台始终游走在灰色地带。近几个月来,已有不少行业协会、单位发布提示,称NFT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针对目前的乱象,朱幼平认为,伴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数字藏品一定会从“概念试错期”,进入“理性经营期”。


发布3天,从18.42元到8888元


3天,平台至少崩了3次。


第一次是发生在三瓜数藏平台刚对外上线时。美美在群里发出网址链接之后,沸腾的群友就冲了进去,结果发现,页面一片空白。之前的豪情瞬时变质了,“先把台子服务器做好,再来开”。

第二次和第三次,发生在平台上的藏品首发时。原本,“三瓜两枣”首发藏品的正式发售时间定在了七夕当天的18点42分。在此之前,群管理员多次预热,群友们也提前完成了注册、实名认证、绑卡充值,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关键时刻,却等来了平台“遭遇强大的科技攻击”的消息。

“科技攻击”发生不久后,平台快速发布了通知,并给出了“加急扩容服务器”“发售时间推迟至20:30”的改善方案。结果到了20点30分,又崩了。直到凌晨,还有人在群里问,“啥时候更新好。”


这些问题,还不包括期间用户遇到的各种临时问题:无法充值、无法提现、被限额以及各种卡顿等——局促的首发,让三瓜数藏平台看起来有些仓促。

“仓促感”不止如此。

据了解,三瓜数藏平台《用户协议》中的合约方为海口市鹏林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5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是一家公司股东只有两人的小微企业。“三瓜两枣”首发藏品合作方“超元域”指向的公司为超元域(武汉)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23日,其公众号“超元域宇宙”于7月20日刚刚注册,三瓜数藏则没有任何显示身份的官网或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瓜数藏平台人员表示,二者只是合作伙伴,但“超元域宇宙”公众号指向的平台链接显示,“超元域”与三瓜数藏共用一个H5网页平台。

与其他数字藏品拥有各种大IP或名人加持不同,二者联合首发藏品“三瓜两枣”的产品并无背景。根据其介绍,除了提及“拥有行业发行极佳的口碑,运营团队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外,并无运营团队、创作者相关的有效信息。

但这些问题似乎不是问题,群内群友们更关心如何让“三瓜两枣”变成“金瓜银枣”。“何时开通二级市场”“如何提现”,产品刚发售不久,就有人在群内提问此类问题。

寄售功能上线之后,原本18.42元的产品,瞬时身价暴涨,从200元、499元、799元,一路上涨至4999元、8888元。根据最新的标价,最高价已经达到20000元。

大家都希望本次押注的这个“新台子”,能成为下一个iBox。

据了解,过去几个月中,iBox受到玩家们的热捧,平台上的众多藏品,价格已经被推高至几万元。比如,一个名为“波风水门#21”的作品,于2021年8月11日被铸造,后以99元的价格寄售,买家“owen”于当天买入,后两次寄售9999元无果,最终于2022年5月9日被用户“我想还贷款”买入。当天,“我想还贷款”便以10万元的价格寄售,但至今,没有买家。

而同期发行的995份“波风水门”专辑中,有798份正在市场上流通,当前售价从2850元到10万元不等。流通过程中,有人曾以99元买入,4300元卖出;也有人以18000元买入,2800元卖出。

数字藏品玩家张重告诉《中国企业家》,“身边遇到99%都是跟风炒作的人,就看谁是最后的接盘人。”张重今年4月首次尝试购买了数字藏品,如今已经全部出手。“今年6月之前,iBox上的藏品涨幅还是比较大,之后,入场的‘新韭菜’少了,平台价格也不断下滑,热度已经有所下降。”

盯上还处于低价的“新台子”,成了风潮。


3万元就能搭个“新台子”


搭建一个“新台子”,到底需要多少钱?

“H5现在开发优惠费用是2.9万元,APP全套(安卓+苹果)5.3万元”,问题抛过去后,一位淘宝开发商很快发来了自己平台的演示页面以及相关收费。平台包含发布藏品、空头、转赠、分享推广海报、邀请、抽签、区块链信息服务、二级市场(寄售)等17项功能。在被问及自创的平台收益如何时,对方表示“6月28日上线,开售秒空”。

在其他社交平台上,一些公司报价更低。

“H5只需19800元,带上APP的,42800元。”所需要用到的账户也相对简单,阿里云ESG服务器、域名、OSS对象存储,腾讯云短信、实名认证接口,国内联盟链,企业支付平台。

某知名数字藏品平台商业项目策划小左告诉《中国企业家》,搭建数字藏品平台、上链的成本极低,“现成的代码太多了,淘宝上整套系统(包括上链)的原生开发已经标价5000元起了。基本上没有技术门槛,甚至稍微有一点计算机基础的人花费一点点成本就可以搭建一套成体系的数字藏品平台。”

低成本、高热度,玩家、平台涌入数字藏品。

据零壹智库发布的《国内998家数字藏品平台大全》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7月15日,国内数字藏品平台达998家。在已知具体上线日期的数字藏品平台中,2021年单年新增68家数字藏品平台,而2022年仅上半年新增数字藏品平台达639家,占比近90%,其中4月单月新增数字藏品平台更是达199家。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玩家林紫,去年就关注到了NFT,今年6月开始玩数字藏品。最火爆的时候,她经常看到各种造富神话:几块钱或者空投领到的藏品,迅速涨至几千甚至几万。她告诉《中国企业家》,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一天内各种平台冒出8个到十几个。张重也表示,一个公众号、小程序,都能成为数字藏品平台的“基地”。

据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委联席秘书长高泽龙观察,2021年3月开始,NFT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走红,国外的NFT大部分基于以太坊公链。而以太坊在国内是明令禁止的,所以2021年国内做NFT的很少,但是也有些平台根据国内的法律法规,基于国内的联盟链来做NFT数字艺术品,也就是现在的数字藏品。比如,阿里拍卖在2021年5月上线,随后,腾讯幻核于8月上线。

“数字藏品真正在国内火起来是在2022年3、4月,发展至今已经有一两千家,这里面有央企,比如灵境·人民艺术馆、新华数藏等,也有上市公司,比如蓝色光标MEME、京东灵稀、阅文集团数藏等,但更多的是中小企业运营的‘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来路难查’的中小数藏平台。”高泽龙告诉《中国企业家》。

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其中提到,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

目前,鲸探、幻核等大平台针对二次交易设有一定的规则,如不支持二次交易,要求用户购买数字藏品达到180天才能发起转赠等——这些规则大大削弱了数字藏品的金融属性。但对一些中小平台而言,会通过各种运营手段加深对二级市场的开发。此外,也不乏用户会在“场外”进行交易。

大起大落下,泡沫开始破碎。